(摘自 物流时代周刊)
电商订单需求与配送、快递供给能力的不匹配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会存在。供给能力的建设应略微滞后于订单需求弹性,才能保证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白光利/文)
经济业态中的需求量与供应量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要素,需求量与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产量与价格的关系。在电子商务大发展的过程中,虚拟的电子商务发货量体现为业务需求量,与之对应的物流、快递的产能则体现供应量。电商物流中的需求量与供应量一直未能实现完全匹配,尤其是在诸如6.18、“双十一”、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与电商节日的时间段,这种不匹配的效应被互联网无限放大。
电商物流的“生物性”—“蛛网理论”
电商企业总是在抱怨物流快递基础设施以及配送队伍不能对其提供更大的支持,而快递企业则抱怨电商企业根本不管他人死活,因此需求与供应的矛盾不断地发酵、不断地放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每年各种节日期间的争吵还是消费者的抱怨,基本上都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得到一种大致平衡。
这种现象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一种电商物流的生物性,这种生物性就是经济学中有名的“蛛网理论”。
让我们看一下近几年来中国电子商务订单量的增长以及快递企业的供应量状况,其中主要以阿里巴巴“双十一”以及申通、圆通的业务能力作为说明。
自从2010年开始,阿里巴巴每年均在11月11日这一天举办活动。2010年“双十一”达到1200万单,2011年“双十一”达到将近3600万单,2012年“双十一”更是突破到7000万单以上。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淘宝网C2C业务的增长,圆通其实是受益快递公司中一个典型样本。
通过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圆通所承接的阿里巴巴及淘宝的订单量每年以200%的速度递增,但是同样与之配套的站点供应能力却是以不到78%的速度递增。
同样,民营快递单量排名第一的申通站点供应能力也是如此。自其2007年刚接触淘宝订单时,其日均处理包裹量为30万单,此后的2008年为70万单,2009年为100万单,2010年为200万单,2011年达到300多万单,2013年日均处理包裹量已经基本保持在日均500万单。这还不是特指阿里巴巴“双十一”时期的订单量,只是日均订单量而已。与之相对应的申通的网点设置截止到目前也才不过8000多家,其发展的速度与圆通类似。
如果以阿里巴巴代表电子商务行业,申通、圆通代表中国快递行业,那么在巨大的订单配送需求量以及实体配送供应能力之间就存在着一条鸿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点,蛛网理论在市场调节中发挥着隐性作用。
2010年阿里巴巴的“双十一”订单量差不多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完全消化掉,但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很多退单的情形;2011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所产生的订单量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消化掉。但是到了2012年,阿里巴巴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的作用,并且提前联合九大快递企业做出应急预案,订单超出预警自动转移分配,仅仅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就消化掉了7000余万的订单。
所以说当需求与供应之间出现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不要相互抱怨、不要相互指责,很多东西只要通过市场的手段是完全可以实现自适应的目的。
“蛛网理论”的隐性影响—市场调节
当配送供给弹性与订单量的需求弹性不匹配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供过于求:快递必然会进行网络收缩,从而保证产品价格以及成本的降低,所以这种波动性会逐渐减弱,运营状态趋于稳定,这个收缩的过程属于收敛性蛛网。
供小于求:快递必然会进行网络扩充,但是它所扩充的仅仅是基于基本订单量增长的扩充,绝对不会用正式工去扩充,为了应付突发性订单增长会启用临时工、学生工、亲属来完成。这种扩充的阶段是以需求为核心,需求量越大,则供给波动性越大,并且如果超过需求波动则会越来越远离均衡点,甚至无法恢复均衡,这种结构称为不稳定结构,也就是发散性蛛网。
发散性蛛网对于快递网络的破坏性是巨大的,为了抵消过度扩张的恶果,快递企业有可能以恶意低价揽收、恶性关站裁人为代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造成企业倒闭的恶果出现,中国民营快递不乏这样的先例,如DDS、星辰急便、CCES等都属于这一种,也就是狂奔在扩张的死亡道路上的典型。
当配送供给弹性等于订单需求弹性时,波动将一直循环下去,既不会远离均衡点,也不会恢复均衡,这种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相等为“蛛网中立条件”,蛛网为“封闭型蛛网”。这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但是现实情况下很难做到。
提示:
基于电商订单需求与配送、快递供给能力的不匹配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会存在,笔者认为,供给能力的建设应略微滞后于订单需求弹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过早地透支供给能力将会对企业乃至于行业造成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大型快递企业的无限扩张。坚信在市场杠杆的平衡下,在动态均衡发展的需求下,配送供给能力与订单需求弹性将会逐渐达成平稳,消费者也将会逐步认识到这一客观现象并理性对待。
(作者系买卖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